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我和兄弟姐妹因为父母留下的房屋遗产产生了纠纷,有人说打官司有时效限制,过了时间就不能起诉了。但也有人说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不受这个时效约束。我不太清楚到底是怎样的,想知道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领域,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去主张权利,法院可能就不会支持了。 然而,对于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在继承开始后,只要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就视为接受继承。此时,遗产就属于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而对于共同共有的财产纠纷,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具体到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由于房屋作为遗产,在继承开始后,如果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那么房屋就由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在这种情况下,各继承人对房屋的共有关系是持续存在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当继承人之间就房屋遗产的分割、使用等问题产生纠纷时,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 例如,甲、乙、丙是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屋。三人都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么这套房屋就由他们三人共同共有。若干年后,甲认为自己应该多分得一部分房屋份额,从而与乙、丙产生了纠纷。在这种情况下,甲随时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决房屋遗产纠纷,而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被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起诉。 综上所述,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不适用诉讼时效。这是为了充分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遗产能够得到合理的分割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