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原则是什么?
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些财产,我知道自己作为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但不太清楚继承的时候有什么原则。是大家平分遗产,还是有其他的规定呢?想了解下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原则具体是怎样的。
展开


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原则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继承人范围和遗产分配的重要准则。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些原则。 首先是法定继承优先原则。在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定继承,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如果老人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就优先按照遗嘱来分配遗产,而不是法定继承。 其次是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分配原则。《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例如,老人去世后,有三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这三个子女原则上平均分配老人的遗产。 但是,也存在不均等分配的特殊情况。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比如某个子女因为身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困难,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就应该适当多分给该子女一些。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比如某个子女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比如有些子女有能力赡养老人,但却不管不顾,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就可能少分或者不分。 此外,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能够就遗产分配达成一致意见,法律是允许他们不按照均等原则分配的。总之,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