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


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所享有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继承人的权利。 继承人享有接受和放弃继承的权利。简单来说,接受继承就是继承人同意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而放弃继承则是明确表示不参与遗产的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同时,继承人还有取得遗产的权利。当继承程序合法启动,且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时,就有权按照法律规定或者遗嘱指定获得相应的遗产份额。这是继承权利的核心体现。 此外,继承人还拥有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的恢复请求权。如果在继承过程中,他人的行为侵犯了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比如非法占有遗产等,继承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接下来是继承人的义务。 继承人需要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这意味着,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同时,要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偿还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 另外,继承人还负有管理遗产的义务。在继承开始后,遗产的状态需要得到妥善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遗产的完整性和价值。继承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遗产进行必要的保管、清理等工作,防止遗产遭受损失。 总之,继承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继承人在享受继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样才能确保继承过程的合法、公平和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