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有哪些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在电算化环境下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一般控制,这是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开发、实施、维护等整个过程进行的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在组织与管理控制方面,企业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比如,将系统开发与系统操作相分离,将数据维护与数据审核相分离等。这就像一个团队,不同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避免一个人权力过大,出现错误或舞弊行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了内部环境的重要性,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也至关重要。在系统开发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确保系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系统维护方面,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更新,及时修复系统漏洞。例如,当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对会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提出了要求,保证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硬件和软件控制方面,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硬件设备,并建立完善的硬件管理制度,定期对硬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软件,要购买正版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病毒和黑客的入侵。比如,企业可以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硬件检测,对会计软件进行升级。 数据和程序控制同样不可忽视。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防止数据丢失。同时,要对程序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对程序进行操作。例如,企业可以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不同级别的人员只能访问和操作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和程序。《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会计数据的保管要求,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其次是应用控制,它是针对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进行的控制,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输入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数据输入时,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输入会计凭证时,要对凭证的编号、日期、金额等信息进行检查,防止输入错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处理控制则是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的控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例如,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输出控制是对系统输出的结果进行的控制。要对输出的结果进行审核和分析,确保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和有用性。比如,在输出财务报表时,要对报表的内容进行审核,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