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标文件中重大偏差的认定解释有哪些?
我参与了一个项目投标,现在收到通知说我的投标文件有重大偏差。我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情况算重大偏差,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投标文件中重大偏差的认定解释有哪些,好判断我的情况是否合理。
展开


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文件的重大偏差认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投标是否有效。下面为您详细解释重大偏差的认定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重大偏差指的是投标文件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可能导致招标项目无法按照预期顺利进行。简单来说,如果投标文件的重大偏差不纠正,就会破坏整个招标程序的公平、公正,也无法实现招标的目的。 依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偏差:(一)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投标担保或者所提供的投标担保有瑕疵;(二)投标文件没有投标人授权代表签字和加盖公章;(三)投标文件载明的招标项目完成期限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四)投标文件载明的货物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等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五)投标文件附有招标人不能接受的条件;(六)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 对于上述这些情形,一旦出现就可以认定为重大偏差。比如,在提供投标担保方面,如果招标文件明确要求必须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而投标文件没有提供或者提供的担保不符合要求,这就属于重大偏差。再如,投标文件的签字盖章问题,如果没有投标人授权代表签字和加盖公章,就无法确定这份投标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也规定,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如果投标文件未能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这进一步强调了重大偏差认定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当评标委员会认定投标文件存在重大偏差时,该投标文件将被视为无效投标。所以,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一定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确保投标文件符合规定,避免因重大偏差而导致投标失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