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无效有哪几种情形?
我给别人做了担保,现在有点担心担保会无效。我不太清楚法律上担保无效的情况,想知道在哪些情形下担保会被认定为无效,这样心里能有个底,也能看看自己的担保是否存在风险。
展开


担保无效指的是担保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无法实现担保设立的目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担保无效的几种常见情形。 第一种是主体不合格导致的担保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机关法人提供担保的,一般担保合同无效,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也是无效的。因为这些主体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它们不适合进行担保活动,若允许它们担保,可能会影响公共利益。 第二种是主合同无效导致的担保无效。《民法典》明确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甲向乙借款并签订借款合同,丙为甲的借款提供担保。如果甲和乙的借款合同因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那么丙的担保合同也随之无效。因为担保合同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主合同的履行,主合同无效,担保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第三种是担保的设立不符合法定程序导致无效。比如,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生效的担保合同,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不生效。再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如果没有经过这些法定程序,担保可能被认定无效。 此外,还有意思表示不真实等情形也可能导致担保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的,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担保合同自始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