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期间又实施诈骗会怎么判刑?
我之前因为一些事被判了缓刑,在缓刑期间,鬼迷心窍参与了诈骗行为。现在特别害怕,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判刑,会不会加重处罚?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刑罚。
展开


当一个人在判缓刑期间又实施了诈骗行为,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处理方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缓刑的概念。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给罪犯一个考验期,如果在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这里的新罪就包括了诈骗犯罪。一旦在缓刑期间实施了诈骗行为,就意味着要撤销原来的缓刑。对于诈骗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撤销缓刑后,要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也就是说,要将之前犯罪所判的刑罚和这次诈骗犯罪所判的刑罚合并起来,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来确定最终的刑期。数罪并罚的原则是,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例如,之前的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次诈骗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那么最终执行的刑期会在五年以上八年以下(总和刑期为八年)来确定。所以,判缓刑期间又实施诈骗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