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报销后需要进行什么操作?
我前段时间把发票拿去报销了,现在报销流程已经完成。但我不太清楚之后还需不需要做些什么,比如要不要把发票原件还给财务,需不需要留底,需不需要在系统里确认之类的。想了解一下发票报销后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展开


发票报销后,通常需要进行以下一系列操作,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财务处理方面。当发票报销完成,财务人员会对报销的发票进行入账处理。这意味着财务会把这笔报销的费用记录到公司的账目里,以便准确反映公司的收支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公司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如实记录经济业务事项。财务入账后,会将发票作为重要的会计凭证进行妥善保管,一般会将其装订成册,保存一定的年限,以备后续查询、审计等需要。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 其次是个人留存方面。对于报销人来说,虽然发票已经交给财务用于报销,但最好自己留存一份发票的复印件或者电子照片。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之后出现报销相关的疑问,比如报销金额有误、费用类型存疑等情况,自己手中有资料可以进行核对和查询。 再者是系统确认操作。如果公司使用了电子报销系统,在报销流程结束后,需要留意系统是否需要自己进行确认操作。有些系统在报销完成后,需要报销人手动确认报销已完成,这样可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方便公司进行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是特殊情况处理。如果报销的发票涉及到一些特殊的业务,比如差旅费报销中包含了国外的发票,或者是购买固定资产的发票等,可能还需要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额外的处理。例如,对于购买固定资产的发票,可能需要办理资产登记手续,以便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盘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