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了15个月还没判决是否正常?
在司法实践中,被关押15个月还没判决,有可能存在多种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程序和案件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和对应的时间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前面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也就是说,侦查阶段最长可能达到七个月。
接下来是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如果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 起诉期限。这样算下来,审查起诉阶段最长可能达到六个半月。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审判阶段最长可能达到六个半月。
综合以上各个阶段的时间规定,在一些复杂案件中,从被关押到判决,经过15个月是有可能出现的。比如案件涉及面广、取证困难,或者存在补充侦查等情况,都会导致时间延长。然而,如果不存在这些合理的情形,长时间未判决可能存在程序违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或者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2024年四川成都市集体户转个体户的流程是什么?
离婚没有协议书可以离婚吗?
房东一房二卖算不算犯法?
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应当对申请材料怎样处理?
如何判定企业为小型微利企业?
刑满释放人员档案内容包括哪些?
国家公墓有哪些最新政策?
前夫私自把自己名下钱转走了是否犯法?
年检营业执照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治疗费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计划生育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开报废机动车上路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吉大一院住院门槛费是多少?
新车没有临牌被交警抓住会怎么处理?
外地宽带办理注销需要哪些手续和证件?
起诉医院能胜诉吗,法院会怎么处理?
处理此类劳动纠纷是否应劳动法公司法并重?
农民工有哪些维权途径?
法院强制执行抚养费找不到人会终止执行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