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拖欠工程款30万构成诈骗吗?该怎么解决?

我是做工程的,做完项目后对方拖欠了30万工程款,一直拖着不给。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算诈骗吗?要是不算的话,我该通过什么办法能把这笔钱要回来,想了解下具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展开 view-more
  • #工程款纠纷
  • #诈骗认定
  • #民事纠纷
  • #法律途径
  • #维权手段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一般情况下,拖欠工程款30万不构成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而拖欠工程款大多是因为无款项支付或故意拖延支付,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诈骗罪 。所以,通常这属于普通民事纠纷。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解决:首先可以尝试双方协商,就是彼此依靠自身力量,互相妥协让步来解决纠纷。还可以找第三方介入调解,促使双方相互谅解和让步。要是这两种方式都不行,还能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到法院起诉。 要是选择仲裁,需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请。要是仲裁没有结果,就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了。法院判决胜诉后,如果拖欠方还是不支付,那么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另外,如果是政府工程,还可以向建设该工程的政府要求支付或者处理。并且要注意,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相关概念: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仲裁: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诉讼时效: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该法定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获得抗辩权,权利人的权利将不再受法院保护的法律制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