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加中文外盒是否违法?
我进了一批进口食品,发现这些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我想给它们加个中文外盒,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要是不合法,我可能会面临一些麻烦;但如果合法,就能解决销售时顾客看不懂标签的问题。所以想问问这种做法到底违不违法。
展开


在探讨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加中文外盒是否违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概念。所谓进口食品,就是从其他国家进入我国市场的食品。而中文标签,指的是贴在进口食品包装上,用中文标注食品的名称、配料、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的标签。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那么加中文外盒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所加的中文外盒上的信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完整准确地标注了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且这些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不误导消费者,那么一般来说是不违法的。因为这相当于以一种合理的方式为进口食品补充了必要的中文标识,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 然而,如果加的中文外盒上的信息存在虚假、错误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内容,比如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与实际不符,或者故意隐瞒食品的某些重要成分等,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同时,如果加中文外盒的方式影响了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或者违反了食品包装、标签的其他相关规定,同样也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