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诉人是否是一审法院?
我打了一场官司,现在进入了上诉阶段,有人说被上诉人就是一审法院,可我觉得不太对。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被上诉人到底该怎么认定,所以想问问被上诉人是不是一审法院呢?
展开


在法律程序里,被上诉人不是一审法院。下面给您详细解释一下。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被上诉人。被上诉人是在上诉程序中,与上诉人相对的一方当事人。简单来说,就是上诉人提起上诉所针对的对象。比如在一个民事案件里,原告或者被告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决定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那么提起上诉的一方就是上诉人,而另一方就是被上诉人。再来说说一审法院,一审法院是对案件进行初次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司法机关。它的职责是依据法律和事实对案件进行审理,作出一审裁判。在整个上诉程序中,一审法院扮演的是作出原审裁判的角色,而不是当事人。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明确了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上诉的对象是对方当事人,而不是一审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类似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同样,这里的上诉对象也是对方当事人,并非一审法院。综上所述,被上诉人是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而一审法院是进行初审的司法机构,二者概念不同,被上诉人不是一审法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