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犯罪所得是否犯法?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一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的货物,后来才知道是犯罪所得。现在心里很慌,不知道自己这种买卖犯罪所得的行为犯不犯法,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是如何判定的。
展开


买卖犯罪所得是否犯法需要分情况来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犯罪所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犯罪行为获取的财物。而对于买卖犯罪所得的行为,法律上有专门的规定来进行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还进行买卖,那就构成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确切知道很好理解,就是清楚地知道所买卖的物品是犯罪所得。而应当知道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比如物品的来源是否可疑、交易的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交易的方式是否存在异常等。例如,有人以极低的价格向你出售全新的名牌手机,且无法提供正规的购买凭证,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认定为应当知道该手机是犯罪所得。 但是,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所买卖的是犯罪所得,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那么一般不会被认定为犯罪。比如,在正常的市场交易中,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物品,且对方提供了看起来合理的交易凭证等,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认定购买者构成犯罪。 总之,买卖犯罪所得是否犯法关键在于是否明知是犯罪所得。如果明知还进行买卖,就会触犯法律,面临刑事处罚;如果确实不知情,并且没有过错,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犯罪。所以,在日常交易中,我们要保持谨慎,注意审查交易物品的来源和合法性,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