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是否属于医疗纠纷范围?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治疗后感觉身体状况不但没好反而更差了。我怀疑医院的治疗方式有问题,想弄清楚这种情况引发的案件是不是属于医疗纠纷的范围,我该从哪些方面判断呢?
展开


要判断一个案件是否属于医疗纠纷范围,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指的是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的认知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这里明确了医疗纠纷的核心是围绕诊疗活动产生的争议。 一般来说,判断案件是否属于医疗纠纷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医患关系的存在。也就是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了医疗服务,这是构成医疗纠纷的前提条件。比如,患者去医院挂号就诊,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治疗等一系列行为,就形成了医患关系。 其次,争议要与诊疗活动相关。诊疗活动包括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如果是因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这些环节中存在过错,像误诊、漏诊、手术失误、用药不当等,导致患者的人身权益受到损害,进而引发了医患之间的争议,那么通常就属于医疗纠纷。 最后,患者要有实际的损害后果或者对诊疗结果存在不满。损害后果可以是身体上的伤害,比如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痛苦。而对诊疗结果不满则可能是患者认为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等情况。 如果一个案件同时满足上述几个方面,那么它大概率就属于医疗纠纷的范围。但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具体的判断还需要结合案件的详细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综合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