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国的庭审模式是抗辩制还是询问制?

我在看一些法律庭审的视频时,发现有的庭审感觉像是双方在激烈对抗,有的又像是法官在主导询问。我不太清楚中国在法律审判时到底是采用抗辩制还是询问制,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展开 view-more
  • #庭审模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了解中国是抗辩制还是询问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两种模式的含义。 抗辩制,简单来说,就是在法庭上双方当事人主导诉讼程序,他们各自负责收集证据、询问证人,通过激烈的对抗来呈现案件事实,法官相对比较中立,主要是在一旁倾听和根据法律作出裁决。而询问制则是以法官为主导,法官会主动去调查案件事实、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在中国,庭审模式并非单纯的抗辩制或询问制,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式庭审模式。一方面,我们吸收了抗辩制的一些元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在法庭上,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充分的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出示证据、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证等,这体现了一定的对抗性。例如在民事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和被告会围绕合同的履行情况、违约责任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另一方面,中国的庭审也保留了询问制的特点。法官在庭审中并非完全中立被动,他们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主动询问当事人和证人,以查明案件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赋予了法官在庭审中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等权力。比如在刑事审判中,法官为了准确了解犯罪事实和情节,会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所以,中国的庭审模式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保障了当事人的辩论权利,又发挥了法官在查明事实方面的积极作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