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扣减工资的行为违法吗?


单位扣减工资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下面我们从合法和违法两种情况来分析。 首先,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单位扣减工资是合法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几种情形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例如,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这是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规定,单位有义务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并代为缴纳的部分。还有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社保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措施,员工个人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除。此外,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单位也可以依法进行代扣。另外,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然而,在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单位扣减工资就是违法的。比如,单位没有任何合理依据,仅仅以领导个人喜好或者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扣减工资。或者单位以员工拒绝加班为由扣减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如果单位强迫员工加班,员工拒绝后就扣工资,这显然是违法的。又或者单位以员工提出辞职为由扣减工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员工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辞职,单位就不能随意扣减工资。 所以,当遇到单位扣减工资的情况时,员工要先判断单位扣减工资是否有合理合法的依据。如果认为单位扣减工资的行为违法,可以与单位进行协商沟通,要求单位说明扣减工资的理由和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