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的故意是指想法吗?

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里说的犯罪的故意,是不是单纯指心里的想法啊?我不太确定它的准确含义,感觉好像和平时理解的想法不太一样,想知道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犯罪故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中,犯罪的故意并非简单等同于日常所说的“想法”。犯罪的故意是一个专业的法律概念,它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这里面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认识因素,也就是行为人要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意味着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张三明知自己向人群中投掷炸弹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就是对行为危害结果的认识。 二是意志因素,包括“希望”和“放任”两种情况。“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就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出现,比如李四为了报复仇人,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下毒的行为,他的目的就是让仇人死亡,这就是“希望”的意志因素。“放任”则是虽然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但对结果的发生持一种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例如王五在盗窃仓库时,为了尽快逃离现场,随意丢弃烟头,他虽然不希望仓库着火,但却对可能引发火灾的结果持放任态度,最终导致仓库被烧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法律条文明确了犯罪故意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所以,犯罪的故意不仅仅是一种想法,它是结合了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复杂心理状态,并且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同时法律也对基于这种心理状态实施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