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
我自己有一些东西,最近遇到了点法律上的事儿,这些东西可能和案件有点关系。我就在想,如果我把这些自己的东西删了,在法律上这会不会被认定为毁灭证据啊?有点担心这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更麻烦的后果。
展开


在法律中,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而毁灭证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破坏、消灭证据,让证据无法再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 判断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关键在于该物品是否与案件有关联以及是否处于特定的法律程序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从重处罚。这里虽然强调的是帮助当事人,但能体现出法律对毁灭证据行为的规制态度。 如果该物品已经作为证据被司法机关要求保存,或者正处于可能作为证据的合理预期范围内,比如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且该物品与案件事实有联系,此时删除自己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毁灭证据。例如在民事纠纷里,法院已经要求当事人保存某份电子文档作为证据,当事人却将其删除,这种行为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毁灭证据。 然而,如果该物品并没有被司法机关要求保存,也没有处于合理的可能作为证据的预期中,仅仅是个人所有且与案件毫无关联,那么删除它通常不算毁灭证据。比如,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删除自己手机里一张普通的照片,而这张照片与任何法律纠纷都没有关系,那就不属于毁灭证据的行为。 此外,如果涉及行政程序等其他法律程序,同样要根据该程序中证据保存的要求来判断。要是行政机关已经要求当事人保存相关物品作为调查的依据,当事人擅自删除,也可能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可能会被认定妨碍行政机关的调查工作等。 总之,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删除自己的东西就算毁灭证据,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