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送货是否违法?


在探讨交通事故送货是否违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一系列法定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这意味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首要任务是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事故相关事宜。 如果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不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事故,而是继续送货,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后果。一方面,如果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依据该法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已经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且现场处理完毕,继续送货通常不违法。但前提是不能破坏事故现场,要确保事故处理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另一方面,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比较严重的财产损失,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若此时当事人为了送货而不履行这些法定义务,就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还可能导致无法准确认定事故责任,损害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此外,如果送货行为本身存在违法情形,比如超载、超速、未取得相应运输许可等,无论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这些行为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对货物运输的规范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送货是否违法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是否履行了法定的事故处理义务以及送货行为本身是否合法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事故,避免因不当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