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社会秩序是违法还是犯罪?
我在生活中看到有人闹事,扰乱社会秩序。我不太清楚这种行为到底是违法还是犯罪,也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会被如何定性,有没有相关的判断标准呢?
展开


要判断扰乱社会秩序是违法还是犯罪,需要先明确违法和犯罪的不同概念。简单来讲,违法是指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行为,但情节相对轻微;而犯罪则是违反了刑法规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在我国,对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都有相关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等扰乱社会秩序情形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就属于违法行为,通常是情节不太严重,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行为,达到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程度,就构成了犯罪。 所以,扰乱社会秩序既可能是违法,也可能是犯罪,关键要看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如果情节较轻、危害较小,一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认定为违法行为;若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就会被认定为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