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我朋友之前在被监管期间试图逃跑,但没成功就被抓回来了。现在我很担心他这种脱逃未遂的情况会不会被认定为犯罪,想知道在法律上脱逃未遂到底算不算犯罪呢?
展开


脱逃未遂是否构成犯罪,这是一个在司法实践和法律理论中都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脱逃罪的概念。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这里的“依法被关押”包括在看守所、监狱等场所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例如,张三因涉嫌犯罪被关押在看守所,他从看守所逃跑的行为就可能构成脱逃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法律条文明确了脱逃罪的刑罚标准。 对于脱逃未遂的情况,虽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没有成功逃脱,但仍然可能构成犯罪。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在脱逃罪中,如果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脱逃行为,比如已经开始翻越监狱围墙、破坏看守所门窗等,但因为被监管人员及时发现、外界突发因素等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逃脱,就属于脱逃未遂。 根据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脱逃未遂一般也会被认定为犯罪。这是因为脱逃行为本身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挑战了法律的权威。即使脱逃没有成功,其行为的性质和意图已经表明对社会秩序和司法制度造成了威胁。 不过,在量刑时,脱逃未遂与脱逃既遂是有区别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对于脱逃未遂的罪犯,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其未遂情节,给予相对较轻的处罚。 综上所述,脱逃未遂通常是构成犯罪的,但在量刑上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我们应当尊重法律,遵守监管规定,任何试图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