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的校园贷利率是否违法?


校园贷,指的是一些金融机构或平台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的贷款服务。在现实中,部分校园贷平台设置了过高的利率,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过高的校园贷利率是否违法,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单来说,如果校园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其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举例说明,如果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65%,那么四倍就是14.6%。如果校园贷平台约定的年利率是20%,那么超过14.6%的部分,借款人就不需要支付。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借款人可以和平台协商,只按照法律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此外,对于校园贷,国家还有其他相关的监管政策。因为学生通常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为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国家对校园贷市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一些违规的校园贷平台除了设置过高的利率外,还可能存在暴力催收、诱导学生过度借贷等问题。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如果发现校园贷平台存在过高利率等违法违规行为,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与平台协商,要求按照合法的利率计算利息;二是向学校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和支持;三是向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让监管部门对违规平台进行查处;四是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过高利率部分无效,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过高的校园贷利率很可能是违法的,学生在面对校园贷时要保持警惕,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