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限购假离婚是否合法?
我为了规避限购政策,和伴侣商量办了假离婚。但现在心里一直不踏实,担心这种行为会不会有什么法律问题。我想知道为了避限购而假离婚在法律上到底合不合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上,并不存在“假离婚”这一概念。所谓的“为避限购假离婚”,在法律程序上其实就是真离婚。从婚姻关系的角度来看,只要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婚姻关系就会依法解除,这一解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并不会因为双方主观上认为是“假离婚”而改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婚姻的规定来看,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法定的离婚程序,双方就不再是夫妻关系,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从限购政策的角度来说,“假离婚”这种行为可能涉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限购政策是政府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保障住房资源合理分配而出台的政策。通过“假离婚”来规避限购,实际上是一种钻政策空子的行为。如果被相关部门发现,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例如,可能会被认定为虚假申报,从而影响当事人今后在购房、信贷等方面的信用记录。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此外,如果在“假离婚”过程中涉及到财产分割等问题,一旦双方在后续产生纠纷,由于离婚已经具有法律效力,之前的财产分割协议也会被认定为有效,可能会导致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总之,“为避限购假离婚”这种行为不仅在法律上存在诸多风险,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原则。建议大家在面对限购政策时,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来解决住房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