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绑架是否犯罪,会怎么判?


假装绑架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判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我们详细探讨它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可能面临的判决。 首先,我们要明确“绑架罪”的概念。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从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典型的绑架罪是带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或其他非法目的,并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来实现的。 如果行为人假装绑架并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没有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实质性威胁,只是单纯吓唬他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构成绑架罪,但可能会触犯其他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假装绑架可能会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导致周围群众恐慌,警方出警等公共资源的浪费,按照此条规定,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 然而,如果假装绑架过程中,让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误以为自己真的被绑架,且行为人以此向被害人的家属或相关人员索要财物,那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假装绑架不一定构成绑架罪,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节触犯其他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能随意进行可能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