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自己又扑灭是否属于既遂?
我前段时间脑子一热放了火,但马上就后悔了,赶紧把火扑灭了。现在我特别担心自己这情况算犯罪既遂,想知道在法律上,放火后自己又把火扑灭了,到底算不算犯罪既遂呢?
展开


要判断放火自己又扑灭是否属于既遂,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放火罪既遂的标准。 放火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我国法律采用“独立燃烧说”。简单来说,就是当放火行为使对象物达到能够独立燃烧的状态时,就认为放火罪已经既遂。这是因为,一旦对象物能够独立燃烧,就已经对公共安全产生了现实的、紧迫的危险,即使后续火被扑灭,也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放火烧一栋房子,当房子的易燃部分已经被点燃并能够持续燃烧,不再依赖点火工具时,就符合了“独立燃烧说”,此时放火罪已经既遂。即便行为人马上后悔并将火扑灭,也不能改变犯罪既遂的事实。 不过,如果在放火行为实施后,对象物还没有达到独立燃烧的状态,就被行为人自己或他人扑灭,那么这种情况一般不认定为犯罪既遂。比如,刚点着一点小火苗,还很容易被扑灭,没有形成能够独立持续燃烧的态势,此时就可能不构成放火罪既遂,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认定为放火罪未遂等其他形态。 所以,判断放火自己又扑灭是否既遂,关键在于看放火行为是否使对象物达到了独立燃烧的状态。如果达到了,通常就属于既遂;如果没达到,则可能不构成既遂。当然,具体的案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准确的认定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