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见义勇为是否属于无因管理?

我之前在路上看到有人被抢劫,就冲上去帮忙抓住了劫匪。后来有人说这算无因管理,可我觉得这是见义勇为。我不太清楚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之间的关系,想知道见义勇为到底是不是无因管理呢?
展开 view-more
  • #无因管理
  • #见义勇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见义勇为是否属于无因管理之前,我们先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 无因管理在法律上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别人要求你做,也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做的情况下,你为了保护别人的利益去做了某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这就从法律层面肯定了无因管理行为,并保障了管理人的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则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行为人挺身而出,维护正义和他人的安全。 从两者的定义来看,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很多见义勇为的场景中,行为人并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去实施救助行为,这与无因管理中“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特征相契合。而且,见义勇为者的行为目的往往也是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这也符合无因管理中“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要求。 然而,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也存在一些区别。无因管理更侧重于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重点在于事务的管理和费用的偿还;而见义勇为更强调行为的主动性、危险性和正义性,通常是在面对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实施的救助行为。并且,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利益范围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涉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见义勇为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无因管理。例如,当有人在看到他人落水后,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将其救起,在这个过程中,救人者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去救人,但为了避免落水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损失而实施了救助行为,这种情况就既符合见义勇为的特征,也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根据法律规定,救人者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救助行为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如因救人导致衣物损坏的费用等。 综上所述,大部分见义勇为行为可以归入无因管理的范畴,但见义勇为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法律行为,更是一种弘扬社会正气、倡导道德风尚的积极行为。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见义勇为行为,同时也应当依据法律规定,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