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加班导致耳聋,这种情况算工伤吗?


在探讨高强度加班导致耳聋是否算工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工伤。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的职业病。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对于高强度加班导致耳聋的情况,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看。第一种情况,如果这种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工作,从而患上了职业病,那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这里的职业病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比如说,在工厂里从事高强度噪音工作的工人,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最终导致听力受损甚至耳聋,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职业病,进而认定为工伤。 第二种情况,如果耳聋不是因为职业病,而是由于加班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引发耳部的一些病变从而导致耳聋。这种情况下,认定为工伤相对比较复杂。因为要认定为工伤,需要证明耳聋和加班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实践中,需要有专业的医学鉴定来证明耳聋是由于加班导致的身体疲劳引起的。只有在有充分证据证明这种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认定为工伤。比如,劳动者可以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加班记录等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的耳聋是因为高强度加班导致的,应该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需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如果用人单位不提出申请,劳动者自己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