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报警处理是否可行,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我签了个合同,后来发现对方可能是在搞合同诈骗,骗了我不少钱。我想知道遇到这种合同诈骗的情况,报警处理到底行不行啊?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当遭遇合同诈骗时,报警处理是可行的,并且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所以法律对其予以严厉打击。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情形。其中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如果诈骗行为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就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合同诈骗的情况,当事人及时报警是非常必要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立案侦查。通过侦查收集证据,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同时尽力追回被骗的财物,减少当事人的损失。所以,当遇到合同诈骗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及时向警方求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