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后,是否存在不被送交法院的可能?
最近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批捕相关内容,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批捕后可以不送法院,以及这种情况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多不多见,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可以不被送交法院的。 首先,需要明确批捕的含义。批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移送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逮捕条件,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一般来说,批捕意味着有一定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然而,存在一些不起诉的情形使得犯罪嫌疑人批捕后可不送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酌定不起诉的情形主要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在实际司法实践中,虽然批捕后通常意味着掌握了一定犯罪事实,但如果在后续侦查、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上述不起诉的情形,检察院就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从而不会将犯罪嫌疑人送交法院审判。不过总体而言,一旦批捕,不送法院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批捕本身是基于一定证据和犯罪嫌疑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