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人跑了报警有用吗?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撞人者逃逸,报警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极为必要的举措。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这表明,法律鼓励人们在遇到交通事故逃逸情况时积极报警。 其次,报警能让警方及时介入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拥有专业的侦查手段和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调取事故现场周边的监控录像,获取肇事车辆的外观、车牌号码等关键信息;也可以询问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肇事车辆的行驶方向等。例如,在一些繁华路段,监控摄像头分布广泛,警方能够通过查看监控迅速锁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 再者,报警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受害者来说,及时报警可以让他们尽快得到医疗救助。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会第一时间通知急救部门前往现场。同时,警方的介入能够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样,受害者就可以依据责任认定结果,向肇事方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如果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后,报警还能起到威慑作用,减少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如果肇事逃逸者知道报警后会面临法律的严惩,他们可能会放弃逃逸的念头,选择留在现场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撞了人跑了报警是非常有用的,它对于维护社会交通秩序、保护受害者权益以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