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让业主承担是否合法?


在探讨土地出让金让业主承担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土地出让金的概念。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或者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一般情况下,土地出让金是由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出让环节向国家支付的。在房地产开发中,开发商作为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就应当支付土地出让金,这是开发商开发项目的成本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从这个角度看,让业主承担本应由开发商支付的土地出让金通常是不合法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二手房交易中,如果房屋所占用的土地性质是划拨土地,在转让时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由哪一方来承担土地出让金。如果合同明确约定由业主承担,那么这种约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但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所以,在二手房交易中存在业主承担土地出让金的合法情形。 综上所述,判断土地出让金让业主承担是否合法,需要区分具体情况。如果是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中让业主承担本应由其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一般不合法;但在二手房交易等特定情况下,根据合同约定业主承担土地出让金可能是合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