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车后期报案是否算逃逸?
要判断肇事车后期报案是否算逃逸,关键在于分析其行为是否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出了事故后,为了不想承担责任而跑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分情况讨论。如果肇事车在事故发生后,是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离开了现场,即使后期去报案了,也很可能会被认定为逃逸。例如,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害怕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直接驾车离开现场,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害怕事情闹大,才去报案。这种情况下,其前期离开现场的行为已经符合逃逸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后期报案并不能改变逃逸的事实。
然而,如果肇事车离开现场有合理的原因,并非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后期又及时报案,那么可能不被认定为逃逸。比如,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因为受伤需要去医院治疗,或者需要去寻求救援等合理原因而离开现场,并且在离开后尽快报了案,同时能够提供合理的证据证明自己离开现场的原因并非逃避责任,那么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所以,肇事车后期报案是否算逃逸,不能 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看其离开现场时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来综合判断。如果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肇事者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行政处罚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刑事处罚方面,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如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房屋质量问题该如何进行鉴定呢?
职务侵占罪是由经侦管辖吗
婚后财产协议在离婚时是否有效,该怎么写?
有人拿照片威胁我是否犯法?
经常补办身份证会有什么影响吗?
个体工商户能否申请商标注册?
公积金异地买房是否可以提取?
工程管辖的人民法院是哪个?
代理销售白酒需要交哪些税?
公司败诉对法人有什么影响?
退休工人遭遇车祸后该如何理赔?
社保断了两年又找到了新工作该怎么办?
强奸未成年男性是否算犯罪?
离婚没带结婚证可以离婚吗?
拆迁怎么补偿最划算?
如何在法庭上为同事证明其不是真正的法人代表?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概念是什么?
婚外情取证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继承遗产是否有时间限制?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