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公证财产是否有用?
我和伴侣打算做婚内财产公证,但不确定这样做有没有用。我们担心即便做了公证,到时候真出问题了,这个公证也不被法律认可。想了解下婚内公证财产到底有没有用,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展开


婚内公证财产是有用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婚内财产公证的概念。婚内财产公证就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各自的财产归属、份额等情况,通过公证机构进行证明的一种法律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公证就是对这种书面约定的一种进一步强化和证明。 婚内财产公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财产归属。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可能会有各自的收入、投资等财产情况。通过公证,可以清晰地划分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这样在日后如果涉及到财产分割等问题时,就有明确的依据,避免产生纠纷。 二是保障财产安全。对于一些有较多财产或者有特殊财产来源的夫妻来说,公证可以保障各自财产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比如一方婚前的财产,通过公证可以确保其在婚后依然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延续而发生混同。 三是在发生纠纷时具有较强的证明力。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在法庭上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相比于一般的书面协议,公证文书更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和采信。所以,婚内公证财产无论是从预防纠纷的角度,还是从保障自身权益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用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