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婚后财产公证离婚时有效吗
我和配偶婚后做了财产公证,现在考虑离婚,有点担心之前做的财产公证在离婚 的时候还有没有效。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个公证到底具不具有效力呢,会不会出现公证了也没用的情况 。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夫妻双方婚后财产公证在离婚时通常是有效的。财产公证是对夫妻财产约定的一种法律确认形式。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只要签订协议时,夫妻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合法且没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那么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指出,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这意味着公证赋予了协议更强的证明力和权威性,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一般会尊重财产公证的约定,将其作为重要依据。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财产公证的效力。比如,若能证明公证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或者公证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等,那么该公证可能会被认定无效或部分无效。
总之,在不存在上述特殊问题时,婚后的财产公证在离婚时是有效的,能够保障双方在财产方面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财产纠纷引发更多矛盾和诉讼。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内心的想法和其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一致的,不存在被欺骗、胁迫等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