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挪用资金一般不立案是真的吗?
我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公司,最近发现他挪用了公司资金。我想去报警立案,但听说合伙人挪用资金一般不立案,这是真的吗?我不太懂法律,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警方到底会不会立案处理呢?
展开


合伙人挪用资金一般不立案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白合伙人挪用资金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在合伙关系中,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中就包括不得擅自挪用合伙资金。如果合伙人挪用资金,可能会侵犯其他合伙人的权益,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从民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九条规定,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合伙人挪用资金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其他合伙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挪用资金的合伙人返还资金,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从刑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虽然这里规定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在合伙企业中,如果合伙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符合上述情形的,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挪用资金罪。 至于立案问题,公安机关是否立案,关键在于是否符合立案的条件。如果有证据证明合伙人挪用资金的行为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是会立案处理的。立案标准一般包括挪用资金的数额、挪用的时间、资金的用途等因素。例如,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在六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会立案追诉;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在十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进行营利活动的,也会立案追诉。所以,并不是合伙人挪用资金一般不立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