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的差别是什么?
我遇到了一起事故,现在不太清楚处理时用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有啥不一样。不知道在流程、时间、处理结果等方面会有什么差别,担心选错程序影响自己权益,想了解下这两种程序具体的不同之处。
展开


事故处理中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存在诸多差别。 首先是适用范围。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事故。比如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就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不适用简易程序。而一般程序适用于较为复杂、重大的事故,这类事故往往事实认定难度较大,涉及的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也更为复杂。 其次是处理流程。简易程序相对简便快捷。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可以现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一般程序则较为繁琐,需要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验鉴定等一系列工作。交通管理部门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还需对车辆、伤者等进行检验鉴定。之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整个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再者是处理结果的效力。虽然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作出的处理结果都具有法律效力,但一般程序由于经过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调查,其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相对更高。在后续可能涉及的保险理赔、民事诉讼等环节,一般程序的处理结果往往更具说服力。 最后是救济途径。当事人对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结果有异议的,可以通过申请复核等方式进行救济。对于一般程序处理的事故结果,如果当事人不服,除了复核外,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了解这两种程序的差别,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