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来的合同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探讨打出来的合同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合同章的基本概念。合同章是公司在签订各类商业合同等文书时专门使用的印章,它代表着公司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和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常情况下,加盖实体合同章是最常见的方式,但现在也出现了打印合同章的情况。 对于打出来的合同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情况来看。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意味着合同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加盖实体印章。 如果是在电子合同的场景下,打出来的合同章有可能具有法律效力。在电子合同中,通常会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技术手段来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打出来的合同章是经过合法的电子签名技术处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那么它就具有与传统实体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该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当打出来的合同章符合这些条件时,它所签署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然而,如果是在传统纸质合同上单纯打印合同章,没有其他额外的证明或确认,其法律效力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单纯打印的合同章很容易被伪造或冒用,难以证明是公司真实的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以不是其真实盖章为由否认合同的效力。所以,在传统纸质合同中,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议还是使用实体合同章进行加盖,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辅助证明合同的真实性,比如保留双方的沟通记录、交易凭证等。 综上所述,打出来的合同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在签订合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最好采用合法、规范的方式来签署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