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效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我签了一份合同,后来发现这个合同是无效的。对方基于这个合同拿走了我的一笔财产,我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对方拿到的这笔财产算不算是不当得利,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该怎么认定。
展开


在探讨基于无效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是否属于不当得利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不当得利和无效合同的概念。不当得利指的是没有合法依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而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我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这为判断是否构成不当得利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它自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基于该无效合同而进行的财产转移,就失去了合法的依据。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对方的财产,在法律上就属于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同时使对方遭受了损失。 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走私物品的合同,乙按照合同向甲支付了货款。后来该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此时,甲所取得的货款就没有了合法依据,甲的获利行为导致乙遭受了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就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合同无效后,双方之间基于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复存在。原本基于合同取得财产的一方,不能再继续保有该财产,否则就构成了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一方有权依据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要求获利方返还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基于无效合同所取得财产的处理,通常也是按照不当得利的规则进行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获利方返还取得的财产,包括原物以及原物所产生的孳息。如果原物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综上所述,基于无效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受损方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获利方返还财产,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