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否属于犯法?


校园欺凌是否属于犯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为和造成的后果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从法律层面来看,如果校园欺凌行为情节轻微,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例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等行为,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要是校园欺凌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比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以上的,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另外,如果存在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就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此外,校园欺凌还可能涉及民事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所以,当遭遇校园欺凌时,受害者及其监护人可以及时向学校反映,若情节严重可报警处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欺凌者及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