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份合法吗?


代持股份,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与他人(显名股东)约定,由显名股东以其自己的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那么代持股份是否合法呢,这需要分情况来看。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也就是说,只要代持股份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代持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 例如,在正常的商业合作中,实际出资人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如不方便公开身份、规避一些限制等,与显名股东签订代持协议,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并且协议内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这样的代持行为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实际出资人可以依据代持协议要求显名股东按照约定履行相关义务,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益。 然而,如果代持股份的行为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那就是不合法的。比如,为了逃避债务、进行非法集资、违反金融监管规定等目的而进行股份代持,这种代持行为就会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一旦被认定无效,实际出资人和显名股东都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代持的股份权益也无法按照原协议执行。 此外,即使代持协议合法有效,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实际出资人来说,可能面临显名股东不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擅自处分代持股份等风险;对于显名股东来说,可能需要对外承担股东的责任,即使实际是由他人出资。所以,在进行股份代持时,双方都应该谨慎考虑,签订详细、明确的代持协议,并了解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