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执行是否有中止书?
我有个官司,法院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了,但现在出现了一些情况,好像要中止执行。我不太清楚中止执行的时候法院会不会给我出中止书,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中止执行有没有相关规定必须给出中止书。
展开


在司法执行过程中,中止执行是一个重要的程序节点,它意味着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关于中止执行是否有中止书,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中止执行的概念。中止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况,使得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执行程序再继续进行。比如,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中止执行。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这里明确提到了“裁定”,而法院作出的中止执行的裁定,通常是以裁定书的形式呈现给当事人的。 裁定书是法院对案件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决定。在中止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出具的中止执行裁定书就相当于中止执行的“中止书”。这份裁定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它不仅是执行程序暂时停止的依据,也是后续恢复执行的重要凭证。当事人可以凭借这份裁定书知晓执行程序的当前状态,并且在中止情形消失后,依据裁定书要求法院恢复执行。所以,当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出现时,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制作并向当事人送达中止执行裁定书,也就是所谓的“中止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