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划前的航拍图定性违建是否合法?


在讨论用规划前的航拍图定性违建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违建”的概念。所谓违建,指的是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中有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接下来分析用规划前的航拍图定性违建的情况。规划前的航拍图仅仅反映了当时特定时间点的建筑状况,而在规划制定之后,建筑物的合法性需要依据新的规划要求来判断。一个建筑物在规划制定之前可能并不违反当时的规定,但随着规划的更新,也许就不符合新的要求了;反之,在规划制定前看似不符合某些条件的建筑,在新规划下可能是合法的。所以,单纯依靠规划前的航拍图来定性违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 在认定违建时,相关部门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建筑物建设的时间、是否符合当时的规划和审批要求、后续规划的变更情况等。如果仅仅依据规划前的航拍图就认定为违建,这可能会忽视建筑物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合理情况,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例如,一些老旧建筑在建设时可能因为当时的管理不规范或者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没有办理齐全相关手续,但不能因为规划前的航拍图显示其存在某些问题,就简单认定为违建。 此外,对于违建的认定还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证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等。只有经过合法、公正、全面的调查和认定,才能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违建。如果当事人对违建的认定结果不服,也有权利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用规划前的航拍图定性违建通常是不合法的,认定违建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并遵循法定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