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自愿协议是否算敲诈勒索?
我和对方签了一份协议,是双方都自愿的。但现在有人说这可能涉及敲诈勒索,我不太明白。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双方自愿协议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展开


一般情况下,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不算敲诈勒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敲诈勒索的概念。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一方通过吓唬、威胁、抓住把柄等手段,让另一方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交出财物,那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而在双方自愿协议的情况下,双方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威胁或要挟。例如,甲乙双方自愿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情况下就不构成敲诈勒索。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果表面上是自愿协议,但实际上一方在协商过程中使用了威胁、逼迫等手段,让对方不得不签订协议,即使协议看似是自愿达成的,也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比如,甲掌握了乙的一些隐私,以此威胁乙签订一份对甲有利的财产分配协议,这种情况下,虽然乙表面上是自愿签订的,但实际上是受到了甲的威胁,该协议就可能被认定为敲诈勒索。 从法律条文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在双方自愿协议的情况下,如果满足这些条件,通常是合法有效的,不构成敲诈勒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