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见死不救,被监护人有责任吗?
我是一个孩子的监护人,有次遇到危险情况,我因为害怕没去救孩子。现在有人说孩子以后可能会因此担责,我很担心。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被监护人到底有没有责任啊?
展开


在探讨监护人见死不救时被监护人是否有责任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概念。监护人,通俗来讲,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像父母一般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而被监护人就是需要被监护和保护的人,比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 从法律层面看,判断被监护人是否有责任,关键在于其是否实施了导致需要监护人救助场景出现的违法行为。如果被监护人没有实施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只是单纯地处于需要被救助的危险境地,即便监护人见死不救,被监护人也不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因为被监护人本身没有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不能因为监护人的不作为而让被监护人承担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监护人的职责,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如果监护人见死不救,这是监护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严重的话,可能会构成不作为的犯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这和被监护人没有关系,被监护人不应该为监护人的失职负责。 不过,如果被监护人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故意伤害他人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需要救助的情况,监护人见死不救,那么被监护人要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承担责任。比如,一个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未成年人故意殴打他人致重伤,在被害人需要救助时,监护人没有救助,这个未成年人还是要为自己的故意伤害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能会涉及到民事赔偿,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监护人见死不救,被监护人是没有责任的;但如果被监护人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