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一定要公证才有效吗
最近在考虑立遗嘱的事情,想把自己的财产分配一下。但对于遗嘱是否必须公证不太清楚,担心不公证的话遗嘱会不会无效,影响财产分配,所以想了解下遗嘱是不是一定要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展开


遗嘱不是一定要公证才有效。公证只是进一步加强遗嘱的法定效力,并非是赋予遗嘱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嘱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有不同要求,但都不强制要求公证。比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自书写,注明年、月、日,并亲笔签名,就具有法律效力;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遗嘱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首先,遗嘱人在立遗嘱时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一个人在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就是无效的。其次,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最后,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且处分的财产应该是遗嘱人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虽然不公证的遗嘱只要符合条件就有效,但公证遗嘱在证明力上相对较高。在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冲突时,如果有公证遗嘱,通常以公证遗嘱为准。不过《民法典》施行后,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而是以最后一份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为准。 总之,遗嘱不公证也可能有效,关键是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在立遗嘱时,要确保遗嘱形式和内容都合法合规,以保障遗嘱的效力。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也就是大家普遍认可和遵循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