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保是否意味着已经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我收到了执保的通知,不太明白这和强制执行是不是一回事。我很担心自己的财产状况,想知道执保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开始强制执行我的财产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展开


执保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 执保即执行保全,它是在民事案件的执行程序中,为了保证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以顺利执行,或者避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限制措施。例如,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查封其房产等。执保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被申请人在执行过程中转移、隐匿财产,保障后续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方式来实现权利人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由此可见,执保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是为后续的强制执行做准备;而强制执行是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直接采取措施实现权利人权利的程序。所以,收到执保通知并不代表已经开始强制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