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置换和拆迁一样吗?


危房置换和拆迁是不一样的,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区别,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概念不同**: 危房置换通常是针对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情况,对这些危房进行修缮或者拆除后给予房屋形式的安置补偿,是为了消除房屋安全隐患,保障居民居住安全;而拆迁一般是基于公共利益或城市建设等多种原因,在征收范围内对房屋进行拆除,涉及范围更广,不一定是危房。 **目的与性质不同**: 危房置换主要是为了保障居民住房安全,改善居住条件,具有一定的民生保障性质;拆迁更多是为了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公共利益需要,或是商业开发等目的。例如,为了修建地铁、公路等基础设施而进行的拆迁,或者开发商为建设商品房而进行的拆迁等。 **安置补偿方式不同**: - **危房置换**:通常是根据原有房产证所载明的建筑面积,依照某种特定比率进行房屋拆迁安置,最终补偿形式为房屋。居民可能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与政府和单位共同负担安置房费用。比如,在一些危房改造项目中,居民可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购房款来获得置换的房屋。 - **拆迁补偿**:常见的方式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类似房屋置换,但二者概念不同)。货币补偿是依据拆迁公告发布之时同一地段房地产市场价格,向被拆迁人支付相应金额的货币作为补偿;产权调换则是用被拆迁房屋与拆迁人提供的房屋进行调换。 **法律依据和程序不同**: - **危房置换**:需要先依法进行房屋安全鉴定,认定为危房后采取相应的解危措施,再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置换。例如,相关部门会组织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出具鉴定报告后,再根据鉴定结果和居民意愿制定置换方案。 - **拆迁**:在房屋征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下达房屋征收决定、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等。例如,政府在决定拆迁某一区域前,需要对该区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拆迁过程不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同时,要对被拆迁房屋的价值进行专业评估,以确定合理的补偿金额。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拆迁有明确规定,如第二十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等。而对于危房改造,各地也有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来规范操作流程和保障居民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