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非法经营罪有哪些问题?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认定非法经营罪过程中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明确“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也就是说,认定非法经营罪,其前提是行为违反了上述特定的国家规定。如果只是违反了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一般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其次,非法经营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明确列举了几种典型的非法经营行为: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例如,烟草就是典型的专营物品,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而从事烟草的生产、批发、零售等经营活动,就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买卖相关的许可证来非法获利,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准入秩序。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类非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像一些没有获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擅自开展证券、期货交易业务,或者进行非法的资金支付结算,都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新型的、难以归入前面几类的非法经营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扰乱市场秩序的程度等来综合判断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最后,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考虑非法经营的数额、违法所得的数额、经营的时间长短、对市场秩序造成的破坏程度等因素。不同的非法经营行为,其“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非法经营烟草的案件中,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一般就属于“情节严重”。 总之,认定非法经营罪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