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买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探讨假离婚买房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假离婚”的概念。假离婚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从法律层面来讲,只要夫妻双方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就合法解除,并不存在所谓“假”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法律眼中,一旦完成离婚登记,双方就不再是夫妻关系。 首先,财产分割是假离婚买房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夫妻双方通常会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假离婚的情况下,如果双方草率签订财产分割协议,可能会导致一方在财产上遭受重大损失。比如,将大部分财产分割给一方,之后若未能复婚,另一方可能很难主张重新分割财产。而且,一旦签订并生效,没有法定情形,是很难推翻财产分割协议的。 其次,关于子女抚养问题。离婚协议中会对子女抚养权、抚养费等事项作出约定。同样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假离婚时如果随意约定子女抚养权,之后若一方反悔或情况发生变化,想要变更抚养权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 再者,复婚的不确定性也是一大风险。假离婚的初衷往往是为了买房,但离婚后,一方可能会改变主意,不愿复婚。在法律上,结婚和离婚都是自由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另一方复婚。一旦对方拒绝复婚,另一方可能会陷入人财两空的境地。 最后,还存在信用风险和政策风险。假离婚买房的行为如果被相关部门发现,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诚信原则,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同时,房地产政策是不断变化的,即使通过假离婚成功购房,后续也可能因政策调整而面临房产交易受限等问题。所以,假离婚买房看似是一种捷径,但实际上隐藏着诸多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