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交定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购买二手房时,定金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它是在合同订立或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首先,要注意定金的数额。定金并不是随意约定的,法律规定其上限是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比如,你购买的二手房总价是200万,那么定金最多只能约定为40万。如果卖家要求的定金数额超过了这个法定比例,超过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就好比一个规定好容量的容器,超过的部分就会溢出来,不具有定金的效力。 其次,明确定金的性质。定金和订金虽然读音相似,但在法律上有很大的区别。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如果购房者违约不买了,定金是不予退还的;而如果卖家违约不卖了,则需要双倍返还定金。而订金一般被视为预付款,如果交易未能达成,订金通常是可以退还的。所以在签订相关协议时,一定要看清楚写的是“定金”还是“订金”。 再者,签订书面定金合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房屋的基本信息、交易价格、定金数额、支付方式、违约情形等。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每一条款,确保没有模糊不清或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卖家或专业人士咨询。 另外,核实房屋产权情况。在交定金之前,一定要确保房屋的产权清晰,没有纠纷或抵押等情况。可以通过查看房产证、到房产管理部门查询等方式来核实。如果房屋存在产权问题,即使交了定金,后续的交易也可能会出现麻烦,甚至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最后,保留好相关凭证。交定金时,一定要要求卖家出具收据,注明定金的金额、支付方式、收款时间等信息,并妥善保管好这些凭证。这些凭证是你支付定金的证明,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总之,在买二手房交定金时,要谨慎小心,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